您好,欢迎来到外链网!
当前位置:外链网 » 站长资讯 » 专业问答 »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

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张小艳,散列函数的设计方法

来源:互联网 浏览:65次 时间:2023-04-08

文章目录 一、散列(务实的小天鹅)函数设计方法1. 折叠法2. 平方取中法 二、散列函数设计:非数项总结

一、散列(务实的小天鹅)函数设计方法 1. 折叠法

折叠法设计散列函数的基本步骤:

将数据项按照位数分为若干段;将几段数字相加;对散列表大小求余,得到散列值。

例如:对于电话号码62767255,可以两位两位分为4段(62、76、72、55),相加(62+76+72+55=265),散列表包括11个槽,那么就是265%11=1。所以, h ( 62767255 ) = 1 h(62767255)=1 h(62767255)=1。

有时候折叠法还会包括一个隔数反转的步骤。比如(62、76、72、55)隔数反转为(62、67、72、55),再累加(62+67+72+55=256),对11求余,(256%11=3),所以 h ′ ( 62767255 ) = 3 h'(62767255)=3 h′(62767255)=3。

虽然隔数反转从理论上看来毫无必要,但这个步骤确实为折叠法得到散列函数提供了一种微调手段。当我们发现折叠法得到的结果不太好时,就可以加入隔数反转,以便更好符合散列特性。

2. 平方取中法

平方取中法的基本步骤:

将数据项做平方运算;取平方数的中间两位;对散列表的大小求余,得到散列值。

例如:对44进行散列,首先 4 4 2 = 1936 44^2=1936 442=1936,然后取中间的93,对散列表大小11求余 93 % 11 = 5 93\%11=5 93%11=5,散列值为5。

?

折叠法和平方取中法都是完美散列函数,分散度都很好,但平方取中法计算量稍大

二、散列函数设计:非数项

对非数字的数据项进行散列时,把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看作ASCII码即可。
如字符串“cat”,ord('c')等于99,ord('a')等于96,ord('t')等于116。再将这些整数累加,对散列表大小求余。

当然,这样的散列函数对所有的变位词都返回相同的散列值,为了防止这一点,可以将字符串中字符所在的位置(“cat”中,“c”是第一位,“t”是第三位)作为权重因子,乘以ord值。即 99 × 1 + 97 × 2 + 116 × 3 = 641 99\times1+97\times2+116\times3=641 99×1+97×2+116×3=641,然后再去求余。

总结

我们还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散列函数方法,但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,散列函数不能成为存储过程和查找过程的计算负担。否则,在散列身上花费太多计算资源,可能还不如简单地进行顺序查找或者二分查找,失去了散列本身的意义。

97276843